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号:0340100411900104

400-8161-619
资讯动态
孕育宝典 行业资讯 常见问题 月嫂服务

什么是冬病夏治?

点击:发布日期:2019-06-13作者:安徽徽娘子

  冬病夏治源于《黄帝内经》提出的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。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,根据《内经》所述,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,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,生于春,旺于夏,收于秋,而藏于冬。

 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,尤其是“三伏天”,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,毛孔张开,有利于药物吸收。
  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,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、鼓舞阳气,驱散体内寒气,调整阴阳,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。
  三伏天“灸疗”,冬病夏治的好时机
  三伏天“灸疗”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,它是依据中医学“天人相应”、“冬病夏治”、“春夏养阳”等理论,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,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,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,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,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,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,标本兼治。
  三伏灸可以调理的疾病与问题:妇科问题:痛经、月经不调、妇科炎症、子宫肌瘤、不孕不育、小叶增、产后腰痛等;骨关节问题:肩周炎、颈椎病、骨质增生、椎间盘突出、腰肌劳损、滑膜炎等。
  胃肠问题:胃寒、胃痛、胃炎、肠炎腹泻、结肠炎、腹部凉怕冷等;呼吸系统问题:咽炎、气管炎、哮喘、鼻炎、鼻息肉、鼻窦炎等;体质弱问题:面色晦暗、体弱眠多梦、怕冷、失体质弱挑食、经常感冒等。
  乳腺增生,艾灸取穴:选取阿是(乳房肿块处)、肩井、天突、肝俞、三阴交。经前症重加太冲;经后症重加太溪。
  肿瘤,用艾灸可以扶正,增强免疫功能,取穴中脘、关元、膏肓、足三里。
  声带小结,可以在少商和商阳点刺放血,然后再在大椎穴点刺2-3下,拔罐放血后,在此艾灸15-20分钟。
  便秘,可以艾灸天枢和足三里。这两个穴位都是胃经的穴位,对机体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、如泄泻时艾灸天枢会止泻;便秘时艾灸天枢又能通便。
  虚证,用艾灸中脘、关元、足三里治疗一段时间也会有疗效的。
  宫颈炎,艾灸关元、子宫、八髎穴和三阴交即可治疗。方法:用多眼艾灸盒在腹部大面积移动艾灸,主要在小腹部和后腰部,每天艾灸时间不低于(前、后)1个小时。
  鼻炎,迎香、印堂、太阳、和肺俞。根据自己不同的症状,在这几个穴位的基础上加减。艾灸取穴:关元穴 、 足三里 、 迎香、 印堂、太阳 、合谷
  腰椎间盘突出,在腰部取穴居多,主要是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和腰部的痛点治疗、 环跳,委中、 肾俞 、大肠俞 、腰阳关、 阿是穴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,在腰部做移动艾灸,如果出现通窜的感觉,或通窜不到位,那么就在通窜不下去的位置接续艾灸,使通窜进行到底。也就是通络。
  感冒头痛,以足少阳胆经为主出现偏头痛,还有稍微的咳嗽。我就用艾灸,先灸大椎近半小时,然后艾灸太阳10分钟,又艾灸头部的完骨、头窍阴、率谷、大约一天灸了三次。
  妇科病,关元、子宫、归来、八髎穴和三阴交。方法:可以用直接灸的方法,也可以用温和灸的方法还可以用隔姜灸的方法。工具:关元,子宫,归来这几个穴位都在腹部与小腹部。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做移动艾灸,每天40分钟左右,三阴交,可以用单眼艾灸盒双侧同时艾灸。子宫穴是奇穴,在中级和曲骨之间旁开三寸左右艾灸,就可以灸到子宫穴。
  前列腺炎,可以艾灸关元和曲骨还有八髎穴,膝盖疼痛可以局部艾灸。
  痛经,灸关元、中级、子宫穴、三阴交。
  坐骨神经痛,这样的疾病多由腰痛而引起。如果艾灸,就重灸肾阳虚、环跳、委中穴悬钟穴最好委中穴放血。按摩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。
  支气管哮喘用艾灸治疗应该说,效果还是 很好的。方法:在背部及腰骶部为高发区,这些多发在风门、肺俞、至阳、次髎、命门、肾俞、腰阳关、关元俞、神阙等区域。
  痹症,艾灸治疗:取穴:大椎穴、身柱、肾俞、腰阳关、曲池、外关、昆仑、丘墟、太溪。 配穴:行痹加肝俞、膈腧;痛痹加关元、肾俞;着痹加足三里、阴陵泉、脾俞;热痹加大椎、曲池。
 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孩子在睡眠中不自觉的排尿的一种疾病。
  【治则】培元补肾
  【取穴】小儿遗尿如果用艾灸的方法也很好。可以艾灸关元穴、肾俞、外关、三阴交
  【灸法】可以艾条悬灸、温和灸或艾灸盒艾灸,每天一次,每穴5分钟。
  功能性子宫出血,艾灸取穴:隐白、 三阴交、 中极 、次髎、虚者加关元。灸法:隐白最好用小艾状灸7-10状,其他穴位用艾灸盒或艾条悬灸每穴10分钟。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穴位,为井木穴,可启闭开窍,收敛止血。《针灸大成》中记载隐白治疗“妇人月事过时不止”;《保命集》云:“崩漏症宜灸隐白”。虚者配合艾灸关元穴,以补虚状元,温中止血。

产品推荐

  1. 原味米饼 优质大米加梨

  2. 小儿家居贴剂

  3. 九华山野生黄精茶

  4. 广东新会十年陈皮 养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