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贴,怎么贴?错过了又要等一年
点击:次发布日期:2019-07-11作者:安徽徽娘子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,
三伏天,是一年中最热、最闷、最潮的时候,今年的三伏天在7月12日开始,整整40天,好好把握三伏天,这也是治病的好时间。三伏贴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春夏养阳的原则,利用夏季气温高,机体阳气充沛,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;适当的内服+外调用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,
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。
“冬病夏治”是传统中医一直崇尚的疗法,指对于一些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,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,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。
“三伏贴”是最常见的冬病夏治疗法之一。


三伏贴,怎么贴?
每伏(10日)内连续贴敷其中的3日,每天贴六个穴位,小孩1-2小时,成人3-6小时取下,尽量选择白天敷贴,有利于控制时间及观察敷贴反应。
敷贴时尽量减少大量出汗,以免敷贴滑落。
常用穴位:天突、肺俞、膻中、大椎等
徽娘子提醒贴敷注意事项
1.贴敷期间忌食生冷、辛辣、烟酒、油腻、易引发过敏的食物
2.有感冒发烧(体温高于37.3℃)的患者暂时不贴
3.贴敷后如有严重不适,如出现局部刺痒、疼痛、疱疹或皮肤破溃等请立即取下药物,并及时到医院处理,严重的可直接到皮肤科就诊
4.体质实热型以及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者不宜进行本治疗
5.贴敷当日尽量不要游泳、直吹空调等,取掉敷贴后可以温水洗澡。
6.三伏贴可于室内阴凉处保存,但不可放于高温物品旁,也可放冰箱冷藏室内,但要注意每次敷贴前拿出室温复温至少1小时
徽娘子提醒贴敷三伏贴适宜人群
阳虚:怕冷,畏寒,天冷手脚冰凉,舌头淡白无血色,舌边有齿痕,大便糖稀,一动浑身乏力,或女性宫寒,气血不足,寒气体内积压
阴虚:如果孩子经常下眼袋发红,舌头红,没有舌苔,嘴唇红,脾气大,手脚心潮热,都是典型的阴虚症状,在阴虚的状态下,身体缺乏滋润,食物带来的热源源不断的往上,通过肺,气管,咽喉和鼻腔往外排
三伏贴疗法比较温和安全,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局部皮肤发红、发痒,多于敷贴停止后逐渐自然消退。
个别严重过敏体质,有可能出现皮肤皮疹、水泡以及短期局部皮肤色素沉着。
大家都在看
- 消积润肺食疗第一方:只有梨的膏2021-11-30
- 宝宝发烧怎么办?宝宝必知的退烧小妙招2021-11-29
- 宝宝经常感冒,健脾养胃提升免疫力是关键2021-11-26
- 小雪| 驱寒清热,调胃养肾,防冬病!2021-11-22
- 儿童这6种常见病症,小儿推拿可有效缓解!2021-11-19
- 胃口好、吃得多,娃却不长肉?2021-11-15
- 纯母乳喂养的两大争议性问题,你都知道么2021-11-12
- 立冬|滋阴补肾黄金季,养精蓄锐好时机2021-11-08